在炎炎夏日,高温酷暑常常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峻挑战。种植户们为了给作物补充水分,往往会进行灌溉。然而,你知道吗?高温酷暑季节进行灌溉,尤其是使用低温地下水灌溉,可能会给作物带来严重危害。今天,咱们就一起来聊聊高温灌溉的那些事儿。
1.高温灌溉,危机四伏 1.1 根系冷休克 高温下土壤温度高达40-50℃,根系也处于代谢活跃状态。此时井水一般在20℃左右,温差20℃以上。如果此时采用井水灌溉,作物根系如同"火炉"坠入"冰窖"。 根毛细胞活性受损(非物理"拉断"),严重时根系死亡 毛细根吸水功能骤降("温差休克") 玉米中午井水灌溉24小时后叶片全部发蔫(根源是根系受损) 1.2 土壤环境恶化 连锁反应 土壤养分有效性下降 根系生长呼吸受阻 土壤孔隙结构劣化,水气失衡 1.3 病害滋生 作物抵抗力下降 + 低温高湿环境 → 病原菌(如根腐病、枯萎病致病菌)大量繁殖 风险:根腐病、枯萎病等发病率显著上升 2.科学灌溉,有技可循 2.1 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 优选:清晨5:00-10:00(蒸发量<1mm/h,叶面干燥快) 慎选:傍晚灌溉(确保叶片入夜前干燥) 禁止:11:00-16:00(地水温差>15℃) 2.2 提升水温再灌溉 禁用直接井灌,对于低温地下水(<18℃),须经预处理升温: 延长输水渠道至200米以上,利用日照升温 设置蓄水池曝晒24小时,使水温接近25℃ 滴灌系统可配置太阳能加热装置 2.3 运用恰当的灌溉方式 滴灌优先:精准供水至根区,节水30%以上,避免土壤温度剧烈波动。 慎用喷灌:仅适用于耐湿作物,且需配合杀菌剂预防叶部病害。 杜绝漫灌:减少土壤板结风险,防止根系缺氧窒息。 高温酷暑季节给作物灌溉,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。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灌溉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,才能让作物在炎炎夏日里茁壮成长,为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。希望各位种植户朋友们都能重视高温灌溉问题,用心呵护每一株作物。